咬筆妹 KITTY 貢寮 起司蛋糕 動漫
畢業即失業 學子都在怕 畢業即失業 學子都在怕 【特約記者郭育瑋台北報導】畢業季將近,約28萬畢業生將步出校園,迎接人生新階段。1111人力銀行調查,有效樣本1,845份的網路問卷,發現8成8畢業生已開始思考未來的出路與規劃,7成8擔心畢業即失業,7成6畢業後將直接就業。不立即投入就業市場要幹嘛?升學理由占最多,占4成4,甚至超過服役的3成9。在準備考試或升學的學子中,問及考試不順利的打算,近6成6會放棄考試或先工作再準備考試,但有1成8不準備就業,選擇繼續考試。1111人力銀行營運長兼發言人吳睿穎曾到各校座談,發現「學歷是否代表能力」是學生共同的問題。他解釋,當僱主不瞭解求職者能力時,才會用學歷評價,學歷只是能力的佐證。他認為,繼續升學常被視作逃避就業的藉口,若學子不知是否該繼續升學,不妨先投入職場,找出弱點加以補強,更能有效增進職場競爭力,尤其大專院校廣設在職進修、終身教育學程,想重拾書本並非難事。怕失業 卻不關心求職儘管高達7成8畢業生擔心畢業即失業,但並不關心求職管道。吳睿穎以學生是否知悉自校舉辦的校園征才為例,只有39.50%知道,36.49%不知道,更有2成4表明學校沒辦。他解釋,今年3月至5月,全台約170所學校將舉辦上百場校園征才,其中多所學校與他校聯合舉辦,「基本上各校都會辦,怎麼會有2成4學生說沒有?」顯示學生對就業資訊的冷漠。吳睿穎提醒畢業生,應把握校園征才與上司面對面的機會,而不是把校園征才當成博覽會,拚命拿贈品,否則只會因小失大。因為一旦校園征才結束又沒找到工作,就只能進入人力銀行,開始與幾十萬人競爭。自傳耐心寫 薪水勇敢談在有求職意願的受訪者中,7成7已完成了生平第一份履歷表及自傳,但平均只花費2.67小時。吳睿穎認為,履歷表及自傳撰寫應謹慎,第一份工作往往對生涯影響很大。撰寫履歷表及自傳有幾個技巧可參考:履歷必填欄位一定要填,自傳則用來彌補履歷表的不足,尤其要寫明自己能對公司帶來的貢獻。另外,吳睿穎提到教育部上月針對應屆畢業生進行的調查結果,畢業生普遍認為弱點是專業能力及外文能力,但這兩點卻是企業主最在意的,他建議應掌握這兩者,「只要證明能力,薪水就不是問題。」此次調查顯示畢業生期望的第一份薪水平均2萬8,203元,對此,吳睿穎呼籲求職者「希望待遇」不要再寫「依公司規定」,企業主也該明白寫出薪水範圍,免得雙方因薪水談不攏而浪費時間。他呼籲企業,薪水要大方給,才留得住人才,「如果任用沒有能力的人,薪水給2萬5是浪費;用4萬聘請可以拉入4百萬業績的人,是公司賺到。」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調查結果顯示,畢業生最想投入的行業別,由以往的資訊科技業獨佔鰲頭,轉為工商服務業。吳睿穎認為,可能是受到資訊業員工分紅費用化的影響,但他很樂觀「因為這代表台灣終於正式走向無煙囪工業。」不過,對於不少畢業生最想從事的職務別是「行政總務」,這種「工作最好有固定座位、有冷氣吹、不要曬到太陽、上班地點最好是方便逛街的百貨公司或商圈」的心態,吳睿穎表達感慨。跨領域人才 求職非難事吳睿穎建議,儘管不是明星學校的學生,還是可以多參加明星學校的講座等活動,培養宏觀視野。就算不是即將面臨就業的社會新鮮人,還是可以參加征才活動,瞭解就業趨勢。尤其因應全球化,要與世界各地的人競爭,必須培養自己成為跨領域人才。語文學群的學生應培養國際貿易、會計或新聞等專業能力,結合外語優勢必能加分;理工科學生也應加強外語或企管能力,讓自己如虎添翼。吳睿穎強調,只要專業能力和語言能力夠紮實,輔以良好的態度,就能在求職過程中脫穎而出,順利找到理想工作。